蔥蘭

 蔥蘭屬石蒜科,為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,相對於韭蘭,本種的葉呈扁筒狀,基部下延,至下部並擴大形成膜質之葉鞘筒,成為長約7至8公分的圓柱體,看起來不像韭菜,反而像蔥,因而得名。夏至秋季自地下鱗莖抽出長長的花莖,頂端開出白色的花朵,也有黃色品種,稱為黃蔥蘭,由於植株低矮,所以常被叢植於花壇、花圃邊緣、走道兩旁或做為盆花。

 蔥蘭性喜溫暖潮溼環境,生長期間宜保持土壤溼潤,但栽培土質排水應力求良好;栽培處全日照至半日照均可;開花期間可少量多施促進開花的磷肥;繁殖可用播種法,但結果率低,其地下鱗莖會長出子球,所以主要以分株法(分球法)繁殖,春季為適期。
蔥蘭
蔥蘭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蔥蘭小檔案
分類:石蒜科(Amaryllidaceae)\蔥蘭屬
學名:Zephyranthes candida (Lindl.) Herb.、Zephyranthes candida Herbert、Amaryllis candida Lindl.
別名:蔥蓮、白花菖蒲蓮、白菖蒲、玉簾、風雨蘭、肝風草
英文:Autumn Zephyrlily
原產地:南美洲
生長環境:性喜溫暖潮溼環境,栽培處全日照至半日照均可
生長習性:多年生常綠球根草本植物
株高:約20至35公分
根莖:具地下鱗莖,鱗莖卵狀球形,直徑約2至2.5公分,表皮膜質,淡褐色,秋後變為黑褐色,內部白色,含黏液質;可用分株法繁殖
  單葉,基生,每植株具5至7枚,簇生
  葉線形或狹線形,扁筒狀,基部下延,下部並擴大形成膜質之葉鞘筒,成為長約7至8公分的圓柱體;葉先端鈍或尖;全緣
  葉長約20至35公分,寬約0.3至0.7公分;無葉柄
  兩性花,單生於花莖頂端,花莖自葉叢一側抽出,淡綠色,圓柱形,長可達約35公分
  花梗纖細,長約0.5至1公分,包藏於總苞內
  總苞紅褐色或青紫色,膜質,長約2至2.5公分,總苞片先端2裂,下部合生成管狀
  花被管短,花冠漏斗形,直徑約4至5公分,直立朝上
  花瓣6枚,2輪,近等長,橢圓形、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長約3至5公分,外輪寬約0.7公分,內輪寬約1公分;花瓣白色,基部淡綠色
  雄蕊6枚,3長3短,鮮黃色,交互著生,花絲線形,淡綠色,長約0.5至0.7公分,花藥2室,線形,縱裂,丁字著生,金黃色,長約0.5公分,花粉金黃色
  雌蕊心皮3枚,合生;花柱1枚,線形,長約1.2公分,白色;柱頭頭狀,近盤狀,3淺裂;子房下位,3室,倒卵形,淡綠色,長約0.2至0.3公分;中軸胎座,胚珠多數
果實:蒴果,球形或近球形,頂端常具喙,初為綠色,成熟時黃褐色,室背3瓣開裂;種子黑色,扁平;結果率不高
花果期:夏至秋季


 蔥蘭原產於南美洲,台灣早在1865年即引進做為園藝植物,植株低矮,常被叢植於花壇、花圃邊緣、走道兩旁或做為盆花。
蔥蘭
蔥蘭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 為多年生常綠球根草本植物。
蔥蘭
蔥蘭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 具地下鱗莖,鱗莖卵狀球形,直徑約2至2.5公分,表皮膜質,淡褐色,秋後變為黑褐色,內部白色,含黏液質;可用分株法繁殖。
蔥蘭
蔥蘭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 葉為單葉,基生,每植株具5至7枚,簇生。
蔥蘭的葉
蔥蘭的葉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 葉線形或狹線形,扁筒狀,基部下延,下部並擴大形成膜質之葉鞘筒,成為長約7至8公分的圓柱體;葉先端鈍或尖;全緣。
蔥蘭的葉
蔥蘭的葉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蔥蘭的葉
蔥蘭的葉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
 花為兩性花,單生於花莖頂端,花莖自葉叢一側抽出,淡綠色,圓柱形。
蔥蘭的花
蔥蘭的花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 總苞紅褐色或青紫色,膜質,長約2至2.5公分,總苞片先端2裂,下部合生成管狀。花梗纖細,長約0.5至1公分,包藏於總苞內。
蔥蘭的花
蔥蘭的花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 花被管短,花冠漏斗形,直徑約4至5公分,直立朝上。
蔥蘭的花
蔥蘭的花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 花瓣6枚,2輪,近等長,橢圓形、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長約3至5公分,外輪寬約0.7公分,內輪寬約1公分;花瓣白色,基部淡綠色。
蔥蘭的花
蔥蘭的花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 雄蕊6枚,3長3短,鮮黃色,交互著生,花絲線形,淡綠色,長約0.5至0.7公分,花藥2室,線形,縱裂,丁字著生,金黃色,長約0.5公分,花粉金黃色。
 雌蕊心皮3枚,合生;花柱1枚,線形,長約1.2公分,白色;柱頭頭狀,近盤狀,3淺裂;子房下位,3室,倒卵形,淡綠色,長約0.2至0.3公分;中軸胎座,胚珠多數。
蔥蘭的花
蔥蘭的花
(2019.9.25 台北植物園)




`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